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这是一场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战争。当年,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仍旧是百废待兴,却毅然决然地跨过鸭绿江,与强大的美国军队正面对抗,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1950年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3号决议,“须采取紧急军事措施,以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参加“联合国军”的国家共22个,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派出了作战部队,当时的南朝鲜虽然不在“联合国军”范围内,但其部队也受“联合国军”指挥;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麦、印度5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
也就是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在朝鲜战场遭遇22个敌人。
第一、美国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侵朝部队最多时达到93.26万人,受“联合国军”指挥的南朝鲜部队达59万多人,共计152万多人。其中美国出兵居第一位,兵力达30多万人;
朝鲜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志愿军”)与美军首次交锋。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历时3年零32天。美国陆、海、空三军大规模卷入了侵朝战争,美国动用了其陆军兵力的三分之一,战场兵力最多时达到302483人;海军兵力的二分之一,出动各种舰艇210艘,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383架;空军兵力的五分之一,先后出动各种飞机数万架,战场上飞机最多时达1700多架。
美军动用大量的精锐部队,有“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美利坚之剑”――陆战第一师,“滴漏器师”――美军第七师,“王牌飞行队”――航空兵第四联队等大量“王牌”。
美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许多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战场兵力密度、空袭轰炸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水平。
但志愿军面对世界头号强敌,毫不示弱,英勇抗敌,使美军蒙受重大损失。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损失兵力162708人,其中战死54246人,伤病103284人,失踪、被俘5178人。其死亡人数占侵朝“联合国军”死亡总数的94.16%。联合国在《纽约公报》上公布的数字是美军伤亡14万多人,日平均伤亡数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为志愿军留下了惊天动地的一笔。
第二、英国
作为当时美国阵营最强大的“帮手”,英国在“联合国军”中投入的力量仅次于美国。英军于1950年7月7日入朝参战,即步兵28、29旅,兵力1.4万人。而在整个战争期间,累积投入兵力达6万人。然而,英军的损失也相当惨重。
英28旅的“皇家苏格兰团”、29旅的“格洛斯特营/团”和“皇家重型坦克营”三支“王牌”部队,在战争中遭遇志愿军歼灭性打击。1951年10月3日,志愿军坦克第一师在马良山仅用3小时,就击败了英“皇家苏格兰团”,该团1营几乎被全歼,我军打扫战场发现了英军营长尸体。英军“皇家重型坦克营”装备性能优越的“丘吉尔”重型坦克,是“联合国军”公认的“装甲劲旅”,但在第三次战役中被志愿军五十军149师夜袭,惨遭覆没。
更著名的战例,是1951年4月歼灭英“格洛斯特营/团”之战。该部本为团级单位,即“格洛斯特团”,是实打实的英军“王牌部队”,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在二战中还是名将蒙哥马利麾下的精锐;实际入朝的为其1营,加强1个步兵连、1个山炮连、1个重迫击炮连、1个重坦克连,重编为约1000人的团建制。
1951年4月24日,在雪马里,志愿军63军187师559团和561团对“格洛斯特团”实现两侧包抄迂回,并通过猛攻迅速压缩包围圈。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名将李奇微对该团的解救方案也遭到志愿军顽强阻击,未能实现。我187师最终完成对英军的歼灭,共击毙129人,击伤59人,俘虏459名(英军方面的数据为阵亡56人、被俘522人);缴获各种火炮26门、坦克18辆、汽车48辆。
该团覆灭的同时,整个英军约4000人的阵地动摇后撤,志愿军65军194师参与战斗向纵深穿插,追击俘敌214名,这其中就包括此前战斗中幸存的“格洛斯特团”团长。而算上194师的战果——歼敌(死、伤、俘)264人,志愿军此战歼灭“格洛斯特团”达911人,几乎可称为全歼。李奇微也记录此战该团“仅有少数士兵跑回联合国军一边”,后统计幸存约46人。
即便是朝鲜战场上相对“尊贵”的英军,也免不了为美军做断后的工作,其“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就曾因掩护美军撤退而全军覆没,这引发了英政府不满甚至形成英美一定程度的外交矛盾。
在战争期间,英国国内的反战情绪一直比较强烈,对前线的士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终,英军死亡1109人,负伤2674人,另有1060人失踪。
第三、加拿大
加拿大可能是朝鲜战争中“出工不出力”的最佳代表。加拿大在朝鲜投入的兵力,在“联合国军”中高居第三位,仅次于英、美,并且不断增兵,到战争后期的1953年7月,朝鲜战场上的加军达6146人。而整个战争期间加拿大累计投入2.7万兵力。
然而,加拿大兵出得不少,却没打几仗。其本部参与规模最大的战斗,也仅是1953年5月2日在下勿闲北山与志愿军46军397团3个排交锋。这次战斗,加军动用了25旅的3个连队,被歼220人。另一次在芝浦里的战斗,加军动用25旅配合美军第3师、25师与志愿军15军29师交锋,也以失败告终。
此外,加拿大海军曾参加运输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大逃亡。本不愿承担这个危险任务的加拿大人,最终通过夜间航行避开志愿军,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使命。
派遣“大军”却又消极怠工,加拿大为什么会在朝鲜战争中有如此诡异的表现?这是因为二战后,美国资本已经占据加拿大所有外国资本的8成,在经济上控制了加拿大;而1947年两国又订立军事协定,美国被允许在加拿大设置军事基地,在军事上控制加拿大。因此二战后的加拿大往往追随美国参与境外战争;但在朝鲜战争中,加拿大与美国的分歧愈加强烈,尤其在志愿军出兵朝鲜前后,加拿大与美国在路线政策方面的分歧更加凸显出来,如加方反对“联合国军”将攻势推进至“三八线”以北等。加拿大国家档案馆资料显示,出兵前国内的争议相当大,而决定出兵时,加军方本来只打算派一个运输机中队(5—10架),由于美国强制督促才增派兵力至一个旅。这样看来,加拿大在战场上的消极似乎并不难理解了。
从兵力损失上也可见一斑。朝鲜战争中,常备规模五六千人、累计投入兵力近3万人、且几乎每战都有伤亡的加军,到战争结束时仅战死312人,伤病、失踪、被俘1244人,共计损失1556人。
第四、土耳其
与加拿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亚交界的土耳其。在“联合国军”组成后,土耳其是紧随美国第二个“入局”的国家,1950年6月29日就决定出兵朝鲜。为什么传统地缘和历史上都与西方不亲近的土耳其会如此“积极”?
现在一般认为,当时土耳其迫切想要加入北约,却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因此在朝鲜战争中第一时间“表决心”站队,想用主动参战作为“投名状”。土耳其派出的是一个步兵旅5453人,这就是著名的“土耳其旅”,1950年10月17日,土耳其旅主力入朝,配属于美第一军序列。据资料显示,共有三支不同的“土耳其旅”轮换参与朝鲜战争,土耳其在战争中累计投入的总兵力达到1.5万人。
土耳其旅跟其他参战的国家不一样,心情太过急迫,这使得他们刚上战场就成为“全场焦点”,“震惊”了世界。
11月26日,初登场的土耳其旅受命在军隅里附近的瓦院守卫“联合国军”侧后。他们在此碰到了一支“中国军队”,土耳其人二话不说冲杀一通大败敌军,除大量杀伤外还俘虏125人。土耳其旅首战就“击败志愿军”!美第九军司令部马上把这一消息传达给媒体代表,于是欧美媒体争相报道土耳其旅这一“辉煌战绩”。
然而……事后证明,土耳其人“暴揍”的,竟是他们在朝鲜战争中的盟友——南朝鲜军队。
原来,土耳其入朝并开始作战的10月至11月,志愿军正在发动全面进攻,南朝鲜第6师和7师被打得从德川一线溃退。赶巧不巧,200名正从德川向军隅里撤退的南朝鲜军,就撞在急于立功的土耳其旅枪口上。初到远东的土耳其人根本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志愿军还是南朝鲜军,一股脑就扑上去消灭了他们。而实际上,一个志愿军也没有。
土耳其旅在作战中所隶属的美第一军第2师在当时就发现了这个巨大的乌龙,得知真相的美国人只好把事情掩盖起来,因此那些西方媒体仍保留了这一滑稽的报道。不过,土耳其旅这个“误伤友军”说起来也是挺冤的。他们当时没有得到任何可靠情报,根本不知道南朝鲜部队正沿这个方向撤退,身边也没有其他“联合国军”协助提醒,就这么成了“友军杀手”。
在整个朝鲜战争过程中,土耳其旅的出镜率相当高,但纵观其作战经历,不难发现很多时候这支部队都在为美英军掩护,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背锅侠”。
土耳其旅在朝鲜战争与志愿军交手十余次,曾数次承担阻击志愿军进攻的任
务,其中第二次战役的嘎日岭之战,为阻滞志愿军攻势,使“联合国军”指挥部和美第八集团军主力撤退,土耳其旅承担掩护任务,被志愿军击溃,伤亡千人;1950年底,在军隅里土耳其旅再遭重创,损失了15%以上的人员和70%的装备,218人死亡,455人受伤,近100人被俘……此战后由于损失过大,土耳其旅被“联合国军”指挥部要求“休整”。
所以,尽管土耳其派遣兵力还不足英军的1/4,但伤亡情况却可以与其相提并论,阵亡721人、伤2111人、失踪168人、被俘216人。其总兵力损失仅次于美、英,位列“联合国军”第三位。
第五、澳大利亚
作为英联邦成员,澳大利亚在朝鲜战争中也是出力不少。澳军也是少有的“陆海空”全面参战的国家之一,派出2个步兵营、3艘驱逐舰、1个战斗机中队和1个空中运输中队,计2282人,于1950年7月7日入朝。而战争期间其累计投放的兵力更高达17164人,比土耳其还要多。
澳大利亚作为英联邦国家,其兵力在朝鲜战争配属英联邦第一师,为美英军附属,未进行独立作战。澳军于1950年10月29日在定州与志愿军首次交手,损失39人;11月3日,澳大利亚第三营在博川掩护美二十四师败退时,又遭到志愿军狠狠打击;11月5日,在朝鲜大宁江西岸澳军又当了英军二十七旅的替死鬼,在掩护英军二十七旅逃命时,澳大利亚第三营受到志愿军一个团的打击,当场死伤76人。此后数战先后为掩护美24师、英27旅撤退,遭到志愿军痛击。
朝鲜战争澳军阵亡339人、伤1200人,失踪和被俘数字未知。
第六、菲律宾
朝鲜战争时期的菲律宾,是美国在亚洲经营最长期、最稳固的势力范围。作为美国的前殖民地,菲律宾于1946年7月4日独立后与美国形成了一种特殊关系,两国先后签署《军事基地协定》、《共同防御条约》和《菲美贸易协定》等。
菲律宾与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更是交情匪浅,在朝鲜战场帮助“大哥”出力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此,在美国的呼吁下,菲律宾立即决定追随美国入朝作战。
当时菲律宾第10营和第10联队是唯一经过训练的装甲部队,而菲律宾派出的正是第10联队,兵力达1367人,于1950年9月19日入朝。菲律宾在朝鲜战争中持续投入兵力,轮班作战,先后五次增兵,使其在朝鲜战场累积投入兵力达7420人,占其全国兵力的约20%。
菲军不自量力地要求独立与志愿军作战,即遭志愿军痛击。1951年7月14日的沙器幕战斗中,菲律宾营孤军深入,被志愿军三个排伏击,当场毙伤菲军49人、俘虏12人。
朝鲜战争中,菲律宾共计阵亡112人、伤229人、失踪57人。
第七、新西兰
朝鲜战争中,新西兰没有出动短兵相接的步兵,只派炮兵十六团和2艘护卫舰参加“联合国军”。虽然没与志愿军短兵相接,但也有23人在炮火中丧生。
在朝鲜战争的第四次战役中,新西兰军队野炮团在龙头里地区配合美军骑兵第一师进攻志愿军四十二军一二五师三七五团坚守的317.6高地,这场恶仗打了整整4天,新西兰野炮团集中炮群对三七五团二营六连阵地轮番炮击,山头被削去1米多,焦土一片,志愿军三七五团六连95%的官兵血染沙场。但敌人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美军骑兵第一师和新西兰野炮团伤亡近400人。其中新西兰有23人阵亡(一说阵亡33人)、79人受伤或失踪。
由于新西兰没有派出步兵,只是派出了一个炮兵团和两艘护卫舰,所以伤亡很小。在总共1385名军人中,仅有33人死亡。
第八、埃塞俄比亚
朝鲜战争中,埃塞俄比亚派遣1个步兵营参加“联合国军”,人数1153人。埃塞俄比亚营配属在美军第九军团的序列中。整个战争期间,埃塞俄比亚军仅在上甘岭战役中与志愿军交战一次,战死121人,伤病536人,共计657人。
上甘岭防御战役历时43天,由战斗规模发展成战役规模,“联合国军”投入了美七师、美空降一八七团、埃塞俄比亚营、韩九师、哥伦比亚营,共11个团两个营,另有18个炮兵营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约6万人。志愿军投入十五军和十二军部分部队,总兵力约4万余人,投入山炮、野炮、榴弹炮114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
此役,打退“联合国军”营以上兵力的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的冲击650余次。共毙伤俘敌25000余人,志愿军伤亡11500余人,敌我伤亡比为2.21∶1。志愿军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敌大口径火炮61门,坦克14辆。正是在这场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埃塞俄比亚军队尝到了志愿军的厉害。
作为一支来自非洲的军队,埃塞尔比亚派出了1271名军人,埃塞尔比亚军队有着严格的古老传统,从来不投降,从来不遗弃战友的遗体。最终,埃塞尔比亚死亡121人。
第九、希腊
朝鲜战争中,希腊派遣1个步兵营和9架飞机组成的1个空中运输中队,参加“联合国军”,总兵力1263人。
在与志愿军交锋中,希军从来不敢独立交战。1951年9月的天德山战斗、同年10月的朔宁战斗,都是作为美军“王牌”骑兵第一师的附属出现在战场上。谁知两次战斗美军跑得比希腊军队快,结果希腊军队192名官兵被击毙。
志愿军与希腊营的另一次交手是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的金浦、仁川等地的防御战。进攻为希腊营,美军3个师,英军2个旅,南朝鲜军第六师。这次防御战打得惊天动地,从1951年1月28日直至3月16日,志愿军第三十八军抗击数倍于己的敌军,在作出巨大牺牲后,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毙、伤、俘多国部队10800人,其中包括希腊营的官兵。
值得提的另一件事:在战争期间,希腊的随军神父还不忘记传教,重建了因战乱而走散的韩国东正教会。
最终,希腊死亡199人,负伤610人。
第十、泰国
泰国原定出动1个团,泰国陆军二十一团。该团是由泰军中精选出的混成部队组成的,美式装备、美式训练。实际上仅出动二十一团1个步兵营及2艘小型护卫舰、1艘支援舰、1个空中运输中队。
1951年10月中旬,美军第三十三师某部从190.8高地后撤休整,由泰国第二十一团一个加强连接防。泰军接防后,积极加修工事,并与其侧后各支撑点构成严密交叉火网,以防志愿军进攻。同时常以小股兵力在志愿军前沿活动,企图攻占志愿军芝山洞阵地,对志愿军威胁甚大。志愿军决定用坦克第一师二团中型坦克第三连和自行火炮连,配属四十七军四三二团八连,强攻190.8高地。
11月13日夜,坦克第三连二排由内外古桥出发,乘自行火炮连炮火准备间隙,于21时23分开进五里亭、宋村洞发射阵地。21时25分,步兵发起冲击,坦克以猛烈炮火和机关枪向190.8高地、198.2高地敌火力点射击,将其部分压制或摧毁。此时,约六门泰军榴弹炮向志愿军发射,坦克三连当即照准泰军发射火光猛烈射击,将其压制。之后又根据步兵曳光弹指示,消灭了418高地泰军复活的机枪发射点,21时50分战斗结束,仅仅用了25分钟,泰国一个加强连就全部报销了。此战被志愿军消灭一个加强连,缴获9辆坦克。后来屡战屡败,共损失1273人,超过了入朝时的1057人。
最终,泰国死亡129人,负伤1139人,另有5人失踪。
第十一、法国
1950年7月22日,法国派遣一艘驱逐舰前往朝鲜,加入“联合国军”海军行列。8月25日,又组建1个独立营,番号为“联合国军法国营”,莱米勒中校为营长,全营1065名官兵。
法国营于1950年11月29日抵达韩国釜山港,12月10日投入战斗,损失惨重,只好不断补充兵员。到1953年7月,法国补充兵员达1119人,超过了入朝参战时的人数,但其损失数也超过了入朝参战时的人数。
“联合国军法国营”在朝鲜战争期间,配属在美军第十军团。法国营与志愿军先后在横城反击战役、砥平里战斗、文登里战斗中三次交手,均以惨败而告终。
《抗美援朝战史》中,对志愿军与法军的交锋作了这样的记载:1951年2月11日,横城反击战役――“我第十二军在自隐里地区歼灭了美第二师两个营和法国营大部”;1951年2月13日――“我三十九军和四十军部队消灭美二师二十三团和法国营一部”;1951年10月8日――“我六十八军六一○团和师临时组成的反坦克大队使美二师附法国营遭受重大损失,被击毁坦克28辆,击伤8辆,粉碎了敌人的‘坦克劈入战’”。
法军的主力来自外籍军团,共有1119人。最终271人死亡,1008人受伤,7人失踪。
第十二、哥伦比亚
作为唯一一支来自南美洲的军队,哥伦比亚在朝鲜战争中投入的兵力也超过千人。其入朝时投入一个步兵营1068人(一说1153人),外加一艘护卫舰。
哥军与志愿军的交手记录相对较多,志愿军先后在上甘岭战役、老秃山战斗和汉江地区防御战中重创敌人。哥军在朝鲜战场上阵亡163人,伤448人、失踪2人、被俘28人。
第十三、比利时
1951年1月31日,比利时派一个步兵营入朝,隶属于美军第一军团指挥。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比利时营与志愿军多次交锋,都以失败而告终,要不是不断补充新兵,比利时营几乎就不存在了。
兵败临津江,就是比利时营多次死里逃生中的一次遇险: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六十三军奉命突破朝鲜临津江防线,江北金窟山有敌比利时营防守,江中布有铁丝网、铁蒺藜等障碍物,其炮兵火力可控制江面和南北岸诸要点及通路。
志愿军六十三军一八八师决定以五六二团和五六四团为一梯队,各以第三营围攻江北金窟山比利时营。战斗打响后,志愿军一八八师左翼五六二团一营,首先以隐蔽、突然的动作歼灭了北岸警戒阵地的比军30余人,随后以第二连夺取敌坦克浮桥并与涉水渡江的第一连协同,一举夺占了敌南岸主阵地257高地,尔后又以第三连攻占了167.8高地,对比利时营形成合围。
美军指挥部发觉比利时营被围后大惊失色,一旦比利时营被全歼,侵朝16国部队组成的“联合国军”将变成15国部队,国际影响将对美国不利。于是,美军一面以纵深炮火封锁江面和交通要道,阻止一八八师后续部队过江,一面以美三师和英军二十九旅向志愿军六十三军渡江部队实施反冲击。美军出动歼击轰炸机对257高地和浮桥进行多批次轮番轰炸、扫射,其地面部队在纵深炮火的支援下,向刚刚占领江南各阵地的志愿军展开反扑。
与此同时,江北的比利时营一部在13辆坦克的引导下向浮桥方向突击,企图夺路南逃。志愿军一八八师渡江部队依托改造过的敌军工事与敌激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守住了阵地。扼守桥头阵地和257高地的五六二团二连,连续打退了敌一个连的轮番进攻,巩固了突破口,保证了后续部队的渡江通道。
志愿军一八八师五六二团三营和五六四团三营在师长张英辉的亲自指挥下,对江北金窟山的比利时营发起攻击。比利时营依托有利地形和30余辆坦克的掩护,拼命抵抗。一八八师采取小群多路,四面包围的战术,不断地发起进攻,将敌大部歼灭。残敌200余人,在12架飞机和40余辆坦克掩护下,向东面朝鲜人民军作战区逃窜。
至此,一八八师突破了临津江岸防御,夺取了江南一线阵地,并抗击了美、英军的增援,重创了比利时营。临津江之战后,美军再也不敢将比利时营部署在一线,使比利时营在朝鲜战争中得以侥幸生还。
最终,比利时死亡97人,350人受伤。
第十四,南非
1950年11月14日,南非联邦派遣空军第二大队的25架飞机,总计826人参加“联合国军”。
战后,韩国出版的《朝鲜战争》记载:“南非联邦政府于1950年8月4日作出决定,派出空军1个大队。11月6日,地勤人员乘5架F-51战斗机和C-47运输机抵达水营机场,编入联合国军远东空军第十八轰炸飞行联队,于19日开赴平壤美林机场执行作战任务。这支部队叫‘飞豹’部队。南非空军第二大队编入联合国军空军后,执行对地面部队提供直接支援作战任务。能从早到晚出动,轰炸敌军的部队、汽车和补给品堆积场。”
但是,这支部队遭到了志愿军的重创,损失了74架P-51战机(总共94架),以及4架F-86战机(总共22架),在空战中,南非空军34名飞行员命丧蓝天,8人跳伞生还,但最终还是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俘虏。
第十五、荷兰
朝鲜战争中,荷兰出动了1个步兵营和1艘驱逐舰,共819人的部队参加了“联合国军”。
荷军仅在汉江地区防御战和上甘岭战役中同志愿军交手,阵亡123人,648人受伤、失踪或被俘。
第十六、卢森堡
卢森堡恐怕是朝鲜战争“联合国军”中最让人哭笑不得的角色。与只派出医疗队的五国相比,国土面积仅2586.4平方公里、即便在版图细碎的欧洲也堪称“袖珍国”的卢森堡,却似乎不甘心于此,还真派出了作战部队。那么他们派出了多少人呢?
答案是:44人!
其实这也难怪,因为卢森堡这个国家,全国也只有约一个营几百人的兵力,能出44人来到遥远的东方也不容易了。而这支“袖珍”部队在朝鲜战场上伤亡达到15人,即便考虑到卢森堡累计投入部队96人,其伤亡比例在参战各国中也算是“名列前茅”!
1951年1月31日,卢森堡1个步兵排44人参加了“联合国军”,尽管出兵最少,但比例最大,因为卢森堡全军仅有1个营;作为全球最小的国家之一,卢森堡派最终7人死亡,21人受伤,约占出兵总人数的34%。
第十七、南朝鲜
受“联合国军”指挥的南朝鲜部队达59万多人。
5个派遣非战斗部队参加“联合国军”的国家及其行动
朝鲜战争期间,除16个国家派出作战部队加入“联合国军”外,还有印度、丹麦、意大利、挪威、瑞典等5个国家派遣了非战斗部队参加“联合国军”在朝鲜的行动。
1951年1月23日至1953年10月16日期间,丹麦累计派遣医务人员636人,治疗人数15000人。
1950年11月20日至1954年2月23日,印度向朝鲜累计派遣医务人员627人,诊察19万人,实施外科手术2324人,在院治疗2万人。
意大利在朝鲜战争爆发时,尚未加入联合国,但也派遣了以红十字医院为名义的战地医疗队,在1951年11月16日至1955年1月2日期间,其累计派出医务人员128人,诊察22万人,实施外科手术3297人,在院治疗7250人。
1951年6月22日,挪威派遣的陆军移动外科医院抵达釜山,至1954年10月18日,其累计派出医务人员623人,治疗人数9万人。
瑞典派遣的红十字野战医院是最早抵达朝鲜的外国医疗队,其于1950年9月23日抵达釜山后,一直在朝鲜留驻至1957年4月10日。
总结
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包括美国在内,这支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一共派出了34.19万名军人。他们都是各国的精锐部队,有些曾经在二战的战场上“大杀四方”。
并且,“联合国军”拥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作为重要的战略支撑。表面上看,他们占尽了优势。但是,来自中国的志愿军却最终赢得了战争,成功将敌人从鸭绿江赶到了三八线。
志愿军靠的不是装备,而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灵活多变的战术和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将战争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这些要素是外国军队难以具备,甚至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