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4日下午6时左右发生贝鲁特大爆炸。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贝鲁特港发生的两起大型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事故目前导致157人死亡,超过6,000人受伤且为数众多的人失踪,并且导致30万人无家可归(距爆炸原点半径3公里内共77万居民)。
背景
黎巴嫩 – 中东之珠
黎巴嫩共和国,通称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西亚)、地中海东岸,习惯上归属于中东国家。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巴勒斯坦为邻,西濒地中海。黎巴嫩历史上与基督教关系密切,是中东地区为数不多的共和国和西化的国家之一。境内有人类最早一批城市与世界遗产,最古老者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旅游业中相当著名。
由于黎巴嫩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经占领过黎巴嫩。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统治;七至十六世纪初成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摆脱法国托管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1946年12月英、法军全数撤离黎巴嫩。
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方爆发内战。叙利亚自1976年10月起,在黎巴嫩驻军,并扶植国内的真主党游击队;而以色列亦控制过南黎巴嫩一段时期作报复。1989年10月,伊、基两派议员达成“塔伊夫协议”,重新分配政治权力,内战基本结束。这场持续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黎巴嫩的经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估计,有15万人遇难,20万人受伤,约90万人(占战前人口的五分之一)流离失所。
尽管1990年黎内战结束,但由于各方利益盘根错节,导致内外冲突从未停止。2005年4月26日,叙利亚遵照联合国决议,自黎巴嫩撤军,结束29年的直接干预。2006年7月12日,以色列与黎真主党爆发冲突;8月14日,以色列与黎真主党接受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701号决议,双方实现停火。2009年6月7日,黎巴嫩举行第十四届议会选举,萨阿德·哈里里被任命为总理并于11月9日组成新一届内阁。
贝鲁特大爆炸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港口附近发生剧烈爆炸,现场有蘑菇云升起。
第一次爆炸的规模较小,仅在厂区范围内,爆炸时可见类似烟火的闪光,现场升起了灰色的烟雾,随后是许多被描述为类似烟花的小型爆炸。
第二次更猛烈的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18:08左右,爆炸波及贝鲁特城市中心,空气中弥漫着红色的尘埃烟雾和蘑菇云。此次爆炸于以色列北部及塞浦路斯皆有震感,离事发地点远达240千米(149英里)。由于第一次爆炸后许多民众以手机拍摄,遂纪录到第二次大爆炸,而爆炸画面也迅速透过社群网站散布至全球。但那些在港口近距离拍摄的画面并未传出,因为他们损失惨重。
起因
尽管爆炸的起因未能即时判断,几天过去,现在基本明确是由储存在港口仓库中的硝酸铵引发。
什么是硝酸铵?
硝酸铵(NH4NO3)是一种铵盐,呈无色无臭的透明晶体或呈白色的晶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热。受猛烈撞击或受热会出现爆炸性分解。硝酸铵属于化工原料,常被用于生产化肥和炸药。
硝酸铵怎么来的?
2013年9月23日,悬挂摩尔多瓦国旗船籍俄罗斯的货运摩托船“罗瑟斯号”搭载2,750吨硝酸铵,从格鲁吉亚巴统出发,前往莫桑比克贝拉。航行过程中,“罗瑟斯号”突遇引擎故障,被迫停靠贝鲁特。经港口国监督检查后,认为“罗瑟斯号”不适合航行。“罗瑟斯号”原船长普罗科谢夫(Boris Prokoshev)忆述,船东试图在当地加载几台重型机械以赚取额外的费用。但船组人员认为货物太过沉重,拒绝承接。由于没有支付港口费,“罗瑟斯号”被禁止离港。船上有8名乌克兰人和1名俄国人,后来在乌克兰领事的协助下,将5名乌克兰人遣返回国,留下4人看管船只。
但后来船东破产,承租人对船运不再感兴趣,船东于是将货船废弃。船上的粮食迅速耗尽,船员们却因移民限制仍无法下船。债权人另外还获得了三份针对货船的扣留手令。律师出于同情,认为仍留在船上的货物构成危险,要求遣返船员。后来,贝鲁特的紧急事务法官允许他们在被困船上11个月后返回家园。危险货物于2014年带上岸,接下来的6年间一直放在港口的12号机库中,没有采取安全措施。
多位海关官员致信法官,要求解决扣押货物并提出三个建议,即将货物出口,交付予黎巴嫩陆军,或是卖给私营的黎巴嫩炸药公司(Lebanese Explosives Company)。此后官员多次写信,其中2016年的信称法官没有回复之前的请求,考虑到“这些储存在机库的货物在不适当的气候条件下非常危险”,“乞求”尽快解决。其中一名曾在2013年提出风险警告的黎巴嫩海关药物管制处处长优素福·斯卡夫(Joseph Skaf)上校于2017年神秘死亡,他的两份尸检报告相互矛盾,死因尚未正式确定。
造成的破坏
从现场拍摄的视频中可见有汽车和建筑物的覆面被掀起,目击者称10公里外的住宅亦受到破坏,爆炸使多达30万人流离失所,直升机向起火建筑播散水弹。黎巴嫩政府称城市内第二大谷仓塔遭摧毁,使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发生的粮食短缺更为恶化。黎巴嫩政府已部署直升机以扑灭爆炸引发的火灾。贝鲁特省长马尔万·阿布德(Marwan Aboud)告诉记者,该市有一半面积遭到毁坏,经济损失预计将超过30亿美元。
贝鲁特的三所医院完全被毁,另有两所受损。由于医院被毁,数十名被送往临近医院的伤者无法入院。离事发现场不到1千米(0.62英里)的圣乔治医科大学医疗中心的病人由于医院被毁,在大街上接受治疗,首都的医疗资源和人力严重不足。
黎巴嫩报纸《每日星报》的总部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屋顶被掀翻,窗户被吹起,家具被损坏。几十公里外都能听到和感觉到爆炸声——爆炸的冲击波一直延伸到200千米(124英里)多外的塞浦路斯。
首都贝鲁特共有72国大使馆。贝鲁特城内外多座大使馆建筑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靠近爆炸地点的澳大利亚和芬兰大使馆严重受损,而离现场7.3千米(5英里)的韩国大使馆受损轻微,两扇窗户破损。另外,哈萨克、俄罗斯、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大使馆受损轻微。
多位隶属于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海军维和队员受伤,另有一艘舰船受损。
爆炸发生后港口出现一个直径约140米的大坑,并导致停泊在港口的一艘邮轮“东方皇后号”沉没,该船在爆炸后受到严重损毁,并有2名船员死亡及7名船员受伤,邮轮公司尝试拯救船只但不果,最终沉没。
距离爆炸现场约10公里的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受损轻微,门、窗户和天花板被冲击波震碎,电线被切断。尽管受到了破坏,但爆炸发生后航班仍陆续抵达。
由日本逃亡到黎巴嫩,前雷诺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位处贝鲁特的住宅亦受到破坏,他的妻子表明没有人在爆炸中受伤;日本网友表示可到日本免费吃住,暗讽其2019年12月30日未经审讯即弃保潜逃,戈恩此前称日本政府将其禁足是对其迫害。
各方反应
一、国内
爆炸发生后,许多愤怒的黎巴嫩人要求问责和知道真相,说明如何以及为什么将2750吨高爆炸性材料在贝鲁特住宅附近存放了六年以上。8月4日,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布在电视直播中承诺,对造成贝鲁特港口大规模爆炸的相关官员将负上责任。
8月5日,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称未能处理硝酸铵是“不可接受的”,并誓言对肇事者进行“最严厉的惩罚”。黎巴嫩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后,由军方对从2014年6月到发生爆炸,负责贝鲁特港口管理的官员和安全部队实施软禁,直到调查委会完成报告为止。由总理哈桑·迪亚布领导的调查委员会,包括司法部长、内政和国防部长以及黎巴嫩四大安全机构的负责人组成;陆军、一般安全、内部安全和国家安全部队。该调查委员会的任务是在五天内向内阁报告其调查结果,然后内阁把这些调查结果转交给司法部门,但这项宣布几乎不被黎巴嫩民众看好。
黎巴嫩因经过内战后几年的政治腐败和管理不善的时期,黎巴嫩民众普遍对政府的调查机构缺乏信心。同时,一些执行当局的官员,包括迪亚布政府的部长和多位政治人物都对黎巴嫩的司法部门和调查委员会有政治人物、内阁官员和安全机构成员参与其中表示质疑。由前总理萨阿德·哈里里领导的未来运动更发表声明,要求与欧盟进行国际调查。
公共工程部长米歇尔·纳杰尔(Michel Najjar)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在爆炸发生前11天才发现该材料藏在贝鲁特港口的仓库 。但是在7月下旬,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案件迅速增加,黎巴嫩政府实行了新的封锁政策,导致该港口被封锁,直到8月3日他才与港口总经理Hasan Koraytem讲话。更表示,他8月5日才获悉,自2014年以来,已至少向贝鲁特紧急事务法官发送了18封信,要求将这些货物处理。但纳杰尔拒绝提供文件,理由是正在继续调查爆炸原因,但他说:“司法部门没有做任何事情。” “这是过失。”,根据黎巴嫩文件显示,黎巴嫩海关在2014年至2017年之间向贝鲁特紧急事务法官发送了六封信,敦促法官通过出口,转售或将其移交给黎巴嫩军队。
黎巴嫩海关总干事巴德里·达赫尔(Badri Daher)5日表示,司法部门没有采取行动,并指责该机构和港口当局未能摆脱这些货物。 纳杰尔随后回应达赫尔的话,他认为应该归咎于司法部门、港口当局以及安全部队。
贝鲁特律师协会的负责人梅勒姆·哈拉夫(Melhem Khalaf)说,官员们正在“先发制人地攻击司法部门并模糊案件焦点”。 哈拉夫告诉半岛电视台说,政府对灾难的反应组成一个由政府支持的政客和最终对这些政客做出回应的安全部队领导的委员会无法找到真相。哈拉夫向黎巴嫩总检察长加桑·瓦伊达特(Ghassan Oueidat)递交了请愿书,呼吁寻求当地和国际专家的专业知识,包括工程师、炸药和化学专家,以评估贝鲁特爆炸的原因。
黎巴嫩自然资源匮乏,高度依赖商品进口。贝鲁特港作为黎巴嫩主要港口,预计短期内港口货运将受到影响。当局表示,已准备将港口部分货运暂时分流到北部港口城市“的黎波里港”。
二、国际
黎巴嫩政府宣布贝鲁特进入紧急状态,为期两周。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布将8月4日列为全国哀悼日,并为悲剧遇难者哀悼三天。贝鲁特省长马尔万·阿布德卜在电视直播中落泪,并称此次爆炸为“国家灾难”。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指政府会为居民提供援助,卫生部会为伤者支付医疗开支。多国皆向黎巴嫩表达同情并提供援助。以色列与真主党皆否认与事件有关。
联合国与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就事故向黎巴嫩政府表示慰问,并表示愿意为黎巴嫩提供人道援助。以色列通过联合国管道向战争敌国、未建立外交联系的黎巴嫩提供援助。自2006年黎巴嫩战争以来,以黎冲突连年不断,此次爆炸以色列政府和真主党均排除了嫌疑。
多国在地标性建筑打出黎巴嫩国旗颜色,表达团结精神,包括迪拜哈利法塔、德黑兰阿扎迪塔及开罗吉萨金字塔群和特拉维夫市政厅。然而,部分以色列右翼人士批评展示黎巴嫩国旗的行为,指对方仍是“敌国”。
8月6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到访贝鲁特破碎的街道时,黎巴嫩民众人群拥挤,要求结束他们归咎于腐败并使黎巴嫩陷入灾难的政客的“政权”。愤怒的黎巴嫩人围着马克龙高呼“革命”和“人民希望政权垮台”的言论此起彼落。马克龙向灾民承诺,会提供更多的医疗和其他援助。一名灾民表示:“我们希望这种援助将提供给黎巴嫩人民而不是腐败的领导人。”黎巴嫩司法部长纳吉姆随后到访灾区时,则被民众泼水驱赶,显示部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同日,黎巴嫩驻约旦大使特雷西·查蒙(Tracy Chamoun)宣布辞职,以抗议国家的过失,盗窃和说谎。表示再也无法容忍政府的无能。
抗议示威
8月6日晚间,贝鲁特民众发起反政府示威行动。数十名示威者在议会附近聚集,呼吁政府官员下台。示威活动最终演变成大规模暴力抗议。示威者在8月8日接管了黎巴嫩经济部和外交部的办公室,并宣布将外交部办公室定为“革命总部”。一名示威者在扩音器上说:“我们待在这里。我们呼吁黎巴嫩人民占领所有政府部门的办公室。”黎巴嫩警方对此施放大量催泪弹驱赶,导致数十人受伤。
类似事故
- 2015年天津港危化品仓库爆炸事故: 中国,165人死亡
- 2004年朝鲜龙川火车站爆炸事件: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61人死亡
- 1995年俄克拉荷马城恐袭案: 美国,168人死亡
- 1947年德克萨斯城油库爆炸: 美国,581人死亡
- 1921年奥堡化工厂爆炸事故: 德意志国,今路德维希港,500人以上死亡
- 1918年摩根弹药库爆炸事故: 美国,100人死亡
- 1916年法弗舍姆枪药库爆炸: 英国,115人死亡